培養梔子花要選用肥沃的酸性培養土。一般可用腐葉土4份、園土4份、沙土2份混合配制,每千克培養土拌入1-2克硫磺粉。中性或偏堿性土壤中缺乏可供植株利用的鐵元素,容易引起葉片變黃。
梔子喜肥料,盆栽時除結合換盆施入有機肥作基肥外,生長發育期間還應勤施追肥,以薄肥為宜,除經常施以礬肥水外,現蕾以后增施2-3次速效性磷肥,如O.5%過磷酸鈣等。
生長期間每隔10-15天澆1次0.2%硫酸亞鐵水,或每隔10-15天施1次礬肥水(兩者可相間進行)。這樣既能防止土壤變堿,又能給土壤補充鐵元素,從而防止葉子變黃。
給梔子澆水最好用雨水或經過發酵的淘米水。梔子喜濕潤,除平時需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外,還必須經常注意增加空氣濕度。因此,春、夏季每天早晚要用清水噴灑葉面并向附近地面灑水,以增加空氣濕度。冬季澆水宜少,但仍需經常噴洗枝葉,保持葉面潔凈。
梔子喜半陰,怕強光曝曬,要求陰蔽度為50%左右。如遭曝曬,葉子易發黃、發白,直至脫落。所以,夏季須放陰棚下或在具有散射光處培養,讓其早、晚多見陽光,以免葉子變黃。
梔子不耐寒,要注意適期入室和出室。一般于10月中旬入室,入室后放向陽處,室溫保持在10-12℃為宜,最低不得低于0℃。春季不宜過早出室,通常在4月下旬出室為好。
冬季室內通風不良及溫濕度過高時,梔子花容易發生介殼蟲危害,并伴有煤污病發生。對介殼蟲,可用竹簽刮除,也可用20號石油乳劑2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。對煤污病,可用清水擦洗,或用多菌靈10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。
梔子以扦插、壓條法繁殖為主,也可用播種法繁殖。梔子的枝條很容易生出根來,故多用扦插法繁殖,南方地區常在3-10月扦插,北方地區則常在5-6月間扦插,剪取健壯成熟的枝條插于沙床上,只要經常保持濕潤,1個月左右即可生根。也可采用水插法,即將成束插條基部浸泡在清水中,每隔1天換1次水,將盛水容器放半陰處,經20多天即能長出新根。壓條于4月上中旬進行,在成年樹上選2-3年生健壯枝條壓條,約經1個月即生根。
梔子花香味濃,可用來窨制花茶或提取芳香油。果實為黃色染料,可用于棉、毛、絲的染色。根、花、果均可供藥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