芍藥的習性是喜肥、喜陰、喜溫、耐旱、耐陰、耐寒,所以在栽植前,要有充足的腐熟肥、廄肥和骨粉作基肥。宜栽培于肥沃、深厚、排水良好、疏松的沙質壤土中,并以中性土或微堿性土為佳。
澆水和施肥常常結合進行,花前1個月和花后半個月各澆1次水,現蕾后施1次速效性磷肥,可使花開得大而色艷。每次澆水施肥后,要及時松土。盆栽芍藥忌積水。
澆水和施肥常常結合進行,花前1個月和花后半個月各澆1次水,現蕾后施1次速效性磷肥,可使花開得大而色艷。每次澆水施肥后,要及時松土。盆栽芍藥忌積水。
平日環境宜溫和涼爽,春秋可多見太陽,夏天忌烈日曝曬,放置于半陰半陽處。芍藥花期較短,一般為8-10天,天氣涼爽或置遮陰處,花期可延續半個月?;ㄖx之后,及時剪去花梗,不使結籽,以免消耗養分。秋冬之際,可施1次追肥,以利來年開花。
芍藥常見的病害有褐斑病、根腐病等;常見的蟲害有紅蜘蛛、蚜蟲等。
褐斑病多發生在高溫多雨季節,發病時,葉面上先出現淡黃綠色小點,逐步形成圓形小褐斑??捎?.5%等量式波爾多溶液或65%代森鋅粉劑800倍液噴灑防治。根腐病主要是由排水不良引起。發病后,根部腐爛發黑,地上部分因此生長不好??捎?0度的白酒搽洗根部后重新栽植。發現紅蜘蛛和蚜蟲等害蟲,可用40%三氯殺螨醇乳劑2000倍液和40%氧化樂果乳劑3000倍液或80%敵敵畏2000倍液,分別進行噴防治。
芍藥開花前除主蕾外,其下還有側蕾3-4個。為使芍藥花朵碩大而美麗,在側蕾出現后應及時疏去,以便使養分集中于主蕾,達到預期的目的。疏蕾時應注意以下三點:一是疏營宜選擇在晴天上午進行,以便傷口能很快愈合,減少病菌侵入的機會;二是選用鋒利剪刀細心操作,疏蓄時不要將花營旁的葉片剪傷或剪掉,以便讓植株生產更多的光合產物,滿足開花的需要;三是疏蕾一般分兩次進行。第1次要在主蕾直徑約為1厘米時進行,這時先將主蕾和離主蕾最近的1個側蕾留下,主蕾愈外受傷害時,可利用此側營開花。第2次要在主蕾直徑約為2厘米時進行,如此時主蕾未受損傷,除留下主蕾外,再把全部側蕾疏去。對于開花時易倒伏的品種,在疏蕾的同時應及時設立支柱。
芍藥通常采用分株法繁殖,也可采用播種法。分株時間必須在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中旬,即農歷白露前后,此時分株,可使根系在入冬前有一段恢復生長的時間,產生新根而有利于翌年生長。注意不要在春季分株,我國花農有“春分分芍藥,到老不開花”的諺語。分株時先將根叢掘起,抖掉泥土,陰干稍軟時,以3-4個芽分為1株。為了促使新根萌發,可將肉質根保留15厘米長進行短截。分株后要盡快栽植。般每3-5年分栽1次。
芍藥播種繁殖主要用于培育新品種,種子成熟后應立即播種,播種愈遲發芽率愈低,也可短期沙藏保濕,促進種胚后熟。播種后當年秋季只生根,翌年春暖后新芽出土。芍藥播種苗發育良好的,4-5年可開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