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蘭喜濕潤、肥沃、疏松的壤土,以略呈酸性為宜。盆土可用25%堆肥、50%腐葉土、25%河沙混合配制。盆底放適量腐熟餅肥作基肥。米蘭喜溫暖,氣溫在16℃時開始發新枝,25℃時植株生長旺盛。
盆栽米蘭,一般兩年需翻盆換土1次,宿土不要打碎,在無根處除去部分陳土,剪去爛根。加新土時,適當加些磷肥作基肥,不可太多。上盆后放陰涼處養護,約1周后移至向陽處。換土一般在春季出房后1周左右進行較為適宜。
由于木蘭1年內開花次數較多,所以每開過1次花之后,都應及時追施2-3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餅肥水,這樣才能開花不絕、香氣濃郁。
米蘭上盆時澆1次透水后,半個月內宜少澆水,以促使發新根。生長期間澆水要適量。若澆水過多,易導致爛根,葉片黃枯脫落;開花期澆水太多,易引起落花落西;澆水過少,又會造成葉子邊緣焦枯、枯蕾。因此,夏季氣溫高時,除每天澆1-2次透水外,還要經常用清水噴澆枝葉并向地面灑水,以提高空氣濕度。
冬季室溫局低對米蘭生長發育影響極大,一般保持在10-12℃,以控制其頂芽不萌動為宜。如溫度超過15℃,不僅會過多地消耗養分,而且頂梢易萌發新葉芽,早春出室后遭到風吹打易出現干梢,影響開花。冬季最低溫度不宜低于8℃,若低于5℃就易受寒害,此時宜放置在通風向陽的窗前。經常用溫水噴洗枝葉,以防灰塵沾滿葉面,不然時間久了也易引起葉片變黃脫落。整個冬季不需施任何肥料,保持盆土半墑狀態為好。
米蘭怕風寒,冬季室內外溫差大時,不能對著米蘭打開窗戶通風,更不能把米蘭搬到室外曬太陽。一旦受到風寒,米蘭的葉子就會在短期內突然大量脫落,影響生長。發現上述情況,可把植株從花盆中倒出,剝掉土坨外圍的土約1/3,剔除老根,并剪去1/2枝條,重新上盆,放室溫10℃以上向陽處,罩上塑料袋保持盆土濕潤,不久就會重新萌發出新的枝葉。
在高溫又通風不良的條件下,米蘭易受紅蜘蛛和介殼蟲危害。防治的方法主要是注意通風。如有蟲害發生,可用藥劑進行噴殺。常見的病害有煤污病,如注意通風就可防治此病,也可用多菌靈500-1000倍液噴洗。
米蘭主要采用扦插和高枝壓條法鐵殖。扦插可在6-7月進行,剪取頂端嫩枝,剪去下部葉片,削平切口,以河沙、蛭石或珍珠巖等材料作基質,插床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濕,約經兩個月左右即可生根。若扦插前使用50毫克/千克萘乙酸溶液浸泡15小時或放在維生素B(12)針劑中蘸一下再插,均有促進生根的效果。高枝壓條宜在5-8月間選1-2年生健壯枝條,在其頂端以下約15厘米處將表皮進行環狀剝皮,待切口稍干再用苔蘚或濕土、蛭石包裹,外用塑料薄膜上下扎緊,約2-3個月生根后即可剪下上盆,此法成活率高。
米蘭的花可提取芳香油。枝、葉、花均可入藥,枝有活血散瘀、消腫止痛的作用,花有行氣解郁的作用。